檢察機關辦理的案件絕大多數發生在群眾身邊,對“閱案”無數的檢察官來說,也許只是個“小案”,但對于老百姓來說,就是“天大的案件”“關乎一生的案件”。中山民事檢察工作始終堅持司法為民理念,秉持辦理一個案件就等于“辦理老百姓人生”的謹慎態度,將天理、國法、人情融為一體,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體會到“檢察溫度”。
息訴和解為民“解心結”
“非常感謝你們的幫助,讓我們10來年的糾紛和解了?!?鄧某在簽訂和解協議時說道。鄧某是一起民間借貸合同糾紛案的連帶債務人,因其前夫欠他人借款,被法院判決連帶承擔民間借貸債務本金加利息合計250萬余元,法院擬強制拍賣其名下的廠房。
鄧某離婚后一直未再婚,獨自撫養女兒長大,因上述債務糾紛,常年奔波于司法系統。近年被查出身患癌癥且已擴散,為給其唯一的女兒留下財產,向檢察機關提出組織和解的申請。
檢察機關多次組織雙方當事人和談,最終促成陸某同意以150萬元和解。同時調查了解到,如要保證廠房不被拍賣,另有7宗債務糾紛亦需一起解決,遂突破“就案辦案”“機械辦案”傳統模式,系統梳理另外7宗矛盾糾紛法律和事實關系,最終一攬子促成另7宗矛盾糾紛和解。
鄧某深受感動,特地向檢察機關贈送“執法為民 情灑人間”錦旗和鮮花表示感謝。
▲鄧某送來錦旗和鮮花
2021年,中山市檢察機關促成民事申訴案件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15件,涉案標的達5300多萬元,當事人送來錦旗9面,感謝信4封,實現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支持起訴為民“撐腰”
中山市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支持起訴職能作用,通過能動履職,主動介入弱勢群體依法維權案件,對63名農民工起訴追討經濟補償金共684萬余元的民事案件支持起訴,并獲一審法院全部采納,切實幫助群眾解決討薪難題。
2021年2月,中山市某服裝制品有限公司與全體員工解除勞動合同并拒不支付經濟補償金。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梁某濤等63名農民工以該公司拒不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共計654余萬元為由申請勞動仲裁,并因不服仲裁裁決于同年5月向市第二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檢察機關在走訪轄區鎮街綜治部門中發現該案線索后,及時指派檢察官前往司法所與農民工代表座談,認真傾聽訴求,耐心介紹檢察機關依法履行支持起訴保障弱勢群體利益的職能,促使63名農民工一致決定向中山二區檢申請支持起訴。
▲檢察官前往司法所與農民工代表座談
受理案件后,檢察機關認真審查案件證據,逐人逐項核算經濟補償金,總訴訟標的額從654萬余元調整至684萬余元,并據此分別向法院提出支持起訴意見。
經開庭審理,一審法院全部采納檢察機關支持起訴意見,判令涉案公司向63名農民工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合計684萬余元。
2021年,中山市檢察機關大力開展支持起訴工作,受理和辦結支持起訴案件75件,均已向法院提出支持起訴,增強了群眾合法維權的信心,為弱勢群體提供司法保護。
虛假訴訟為民“抓漏”
虛假訴訟俗稱“打假官司”,指民事訴訟的雙方當事人惡意串通,為獲得非法利益,通過虛構事實、偽造證據方式,向法院提請訴訟,欺騙法院作出錯誤裁判、執行的方式。這種案件多發于“套路貸”、職業放貸、高利轉貸等民間借貸領域,不僅有損司法權威和司法公信,浪費司法資源,也侵犯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人民群眾對此反映強烈。
中山市檢察機關開展虛假訴訟專項監督以來,充分運用智慧監督平臺,自行摸排虛假訴訟案件線索256條,核查省院交辦線索1444條,立案辦理虛假訴訟監督案件113宗,已向公安機關移送犯罪線索7條,有力地打擊了虛假訴訟違法行為。
如在辦理的王某與區某、朱某虛假民間借貸調解案中,發現當事人偽造轉賬記錄,遂將涉刑事犯罪線索移送公安機關,涉案當事人被以虛假訴訟罪提起公訴,法院判決朱某、王某構成虛假訴訟罪,分別判處朱某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王某有期徒刑十一個月。隨后,檢察機關向法院提出再審檢察建議,法院裁定再審并中止原調解書的執行。
在此提醒大家,虛假訴訟風險大,切莫因些許利益而讓自己身陷囹圄。
民法典宣傳為民“普法”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中山市檢察機關將“為民辦實事”與民法典普法相結合,通過“零距離”現場普法,幫助廣大群眾更好地學法、守法、用法。2021年4月份,中山市檢察機關民事檢察干警分批到市行政服務中心、火炬開發區太陽城商圈、西區行政服務中心、東區新鰲嶺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等地設點進行民法典普法宣傳專項活動。
▲民事檢察干警在火炬開發區太陽城商圈現場普法
現場普法期間,檢察干警接訪到即將陷入房屋買賣合同糾紛官司的老人家謝某,當場為其分析研判案件證據和適用法律問題,事后多次電話及當面約談,并主動聯系房屋中介和對方當事人鐘某,對其釋理說法、分析利弊,終促成雙方和解,避免了一場房屋買賣合同糾紛官司,有效節約了司法資源,減少訴累。謝某向我院贈送“關愛百姓、為民奉獻”錦旗,盛贊我院“把案件辦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2021年,中山市檢察機關兩級院民事行政檢察部門開展普法宣傳14次,接訪群眾260人,贈送民法典宣傳冊538份,有效增強群眾合理維權的法律意識。
(中山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