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張嘴!別眨眼!”廣州市公安局天河區分局冼村派出所副所長程武銘朝坐在路邊花基上的一名女子大聲喊道。同時,社區民警黃浩一個箭步沖過去,用手遮擋住女子的手機攝像頭。
近日,一名遭遇電信詐騙的女子按照騙子的指令,進行人臉識別即將完成轉賬。緊急關頭,廣州天河的民警及時趕到,按下了轉賬“停止鍵”。
緊急關頭,民警按下轉賬“停止鍵”
4月26日12時許,天河區反詐中心接到市反詐中心下發的勸阻預警指令:冼村轄內一女事主存在被詐騙風險。
反詐中心民警迅速撥打女事主阿秀(化名)的電話,但電話已關機。反詐民警意識到女事主已按騙子指引設置來電限制,在向女事主發送防詐騙短信提醒的同時,通知冼村派出所迅速見面核查。
接到指令后,冼村派出所火速行動。值班民警電話聯系上女事主的家屬,得知女事主在某公司上班,馬上驅車趕往該公司。隨后,女事主的家屬了解到女事主并不在公司,同事也找不到她,遂打電話報警求助。
由于女事主的電話一直無法接通,她的家屬和同事都聯系不上她,冼村派出所馬上統籌安排警力,兵分幾路尋找。經過多方努力,民警終于在珠江東路馬路邊發現了女事主,此時的她神情緊張,緊緊盯著手機屏幕,又是眨眼又是張嘴。
“別張嘴!別眨眼!”程武銘副所長幾乎是吼著喊出來。社區民警黃浩一個箭步沖了過去,用手遮擋住女事主的手機攝像頭。正在操作人臉識別的女事主,看著突然出現的民警,還沒有從被騙子的深度洗腦中轉變過來,整個人都是懵的。民警當即亮明身份,說明來意,將女事主的手機關上。經民警反詐宣傳,女事主恍然大悟,才意識到與自己視頻的是假警察。
遭遇電信詐騙,險轉走7.8萬元
“就差一秒,我就把錢轉給騙子了!”想起剛剛的經歷,女事主心有余悸。經了解,她遭遇的是典型的冒充“公檢法”騙局。
兩小時前,女事主在公司接到一名自稱“省公安廳方警官”的電話。對方告知她,公安機關破獲一宗電信詐騙案,在犯罪嫌疑人的物品中發現她名下的銀行卡,要求她馬上前往北京市公安局說明情況。
女事主添加了對方的微信。隨后,對方發來“協查通知”公文,上面有女事主的個人信息,這讓女事主特別緊張。女事主告訴對方自己在廣州工作,沒辦法趕到北京,對方于是說給女事主做線上“筆錄”。
為了洗清“嫌疑”,女事主便“配合調查”。按照對方的要求,女事主悄悄離開公司,步行到珠江東路,在馬路邊的花基上坐了下來,并將手機設置來電限制,接受秘密的“視頻調查”。
對方指引女事主下載某軟件,開啟屏幕共享。對方稱,犯罪嫌疑人供述是她販賣的銀行卡,需要她將自己賬戶內的資金轉入“安全賬戶”,證明清白。女事主點開對方發來的網址,輸入銀行卡,正按照要求進行人臉識別時,被民警及時找到。
民警讓女事主馬上確認賬戶內的錢是否已被轉出。經銀行工作人員查詢,女事主賬戶內的7.8萬元還在。隨后,女事主在民警和工作人員的協助下,完成掛失流程。
警方提醒:公檢法等部門不會在電話和網絡上辦案,也不存在所謂的“安全賬戶”。一旦接到自稱“公檢法工作人員”的電話,凡要求內容絕對保密,要求前往隱蔽、安靜等環境接受調查或自證清白的,一律都是詐騙。若發現被騙,要及時報警。
(南方+客戶端)